时间: 2025-04-30 06: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2:29
“批毛求疵”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批评毛发,寻找瑕疵。基本含义是指过分挑剔,对小问题也抓住不放,形容要求过于严格或吹毛求疵。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某人过于苛刻或挑剔。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某人过于挑剔或不切实际的要求。在专业领域,如质量管理或法律审查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强调对细节的严格要求。
同义词:吹毛求疵、挑剔、苛求、斤斤计较 反义词:宽容、大度、不拘小节、随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强弱,如“吹毛求疵”更强调对小问题的过分关注,而“挑剔”则可能涵盖更广泛的不满。
“批毛求疵”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其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追求完美或不切实际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过度使用这个成语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过于直接。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宽容和过分挑剔的行为相关联。在表达时,我会谨慎使用,以免给人留下过于苛刻的印象。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对项目细节批毛求疵,虽然最终结果确实非常完美,但过程中的压力和紧张感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批毛求疵的目光,穿透了时间的纱幕,寻找那隐藏的瑕疵,却忽略了整体的美丽。”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位细致的工匠在检查工艺品,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在听觉上,可能是那种反复检查和挑剔的声音,如细微的摩擦声或不断的询问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itpick”或“find fault”,它们也有挑剔和寻找小问题的含义,但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批毛求疵”这个成语在描述过分挑剔的行为时非常有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以免给人留下过于苛刻的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和适当的使用场合是非常重要的。
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1.
【批】
(形声。从手,比声。本义:反手打)。
引申为刺入。
【引证】
《庄子》-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2.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 、 《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不获二毛。 、 《周礼·司仪》-王燕则诸侯毛。 、 《素问·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 、 《周礼·大司徒》-其动物宜毛物。 、 《周礼·校人》-毛马而颁之。 、 《诗·小雅·信南山》-以启其毛。 、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 《韩非子·五蠹》-胚不生毛。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 、 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 、 《资治通鉴·唐纪》-矢如猬毛。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毛女、 毛连、 刚毛、 毫毛、 毛笔、 毛羽、 毛戴、 毛脉、 毛悚、 毛蓬蓬、 毛楂楂、 毛发不爽、 毛耸
3.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
4.
【疵】
(形声。从疒(chuáng),此声。本义:小毛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疵,病也。 、 《易·系辞》-言乎其小疵也。 、 《韩非子》-不吹毛而求小疵。
【组词】
疵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