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5:05
布鼓雷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布做的鼓,在雷门前敲打”,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布鼓雷门,不自量力。”
在文学作品中,布鼓雷门 常用来讽刺那些在专家或权威面前炫耀自己知识或技能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不适当的场合或对不适当的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警告新手不要在资深专家面前过于自信。
同义词: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反义词:藏拙、谦虚谨慎
布鼓雷门 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是“布鼓雷门,不自量力”,意指在雷门前敲打布做的鼓,比喻在不适当的地方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布鼓雷门** 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它提醒人们在权威或专家面前保持谦逊,不要过于自信或炫耀。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轻蔑和讽刺的感觉,联想到了那些不自量力、自以为是的人。它提醒人们在展示自己的能力时要适度,不要过度自信。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过一些新同事在资深专家面前过于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想法,结果被专家们轻描淡写地指出了他们的不足,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布鼓雷门 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布鼓雷门 融入到描述一个人在不适当场合展示自己的场景中,如:
在雷门前敲响布鼓,
不自量力地炫耀技艺。
想象一个人在雷门前敲打布做的鼓,这个场景既滑稽又荒谬,给人一种不协调和不适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ching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意指在经验丰富的人面前卖弄自己的知识。
布鼓雷门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提醒人们在权威面前保持谦逊,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谦虚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
毋持布鼓过雷门。
酒酣耳热莫狂歌,~须缩手。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
3. 【雷】
4.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