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9:30
庄稼地: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种植庄稼的土地,通常指的是农田,即农民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如稻米、小麦、玉米等)的土地。
“庄稼地”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庄稼”指的是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而“地”指的是土地。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反映了农业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在**文化中,庄稼地是农民生活的基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它象征着勤劳、坚韧和生命的循环。
庄稼地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勤劳的农民和丰收的喜悦。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和满足。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庄稼地是祖父每天劳作的地方,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故事和汗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的庄稼地,露珠闪烁,如同星辰点缀在绿色的天幕上。”
想象一片广阔的庄稼地,清晨的阳光洒在绿油油的叶子上,耳边是鸟儿的歌唱和远处农民的吆喝声,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crop field”或“farm land”,虽然意思相近,但“庄稼地”更强调的是种植庄稼的特定土地。
庄稼地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理解和传达与农业、自然和劳动相关的概念和情感。
1.
【庄】
(会意兼形声。从艸,从壮,壮亦声。本义:草大)。
同本义。
【引证】
《六书正伪》-莊,草芽之壮也。 、 《唐韵》-莊,草盛貌。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汉明帝名莊,汉世多以严字为之。《左传》、《楚莊王国》、《莊子》、《论语》、《卞莊子》,古今人表皆作严,此字从草,壮声,许不著说解,其义失传。
2.
【稼】
(形声。从禾,家声。本义:种植五谷)。
同本义。
【引证】
《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 、 《山海经·大荒南经》-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 、 《仪礼·少牢礼》-宜稼于田。 、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组词】
稼桑、 稼事、 稼政、 稼器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