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4:53
守序: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遵守秩序,遵循规则。它强调的是一种有序、有纪律的状态或行为。在社会和组织中,守序通常指的是遵守法律、规章制度以及社会公德。
守序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守”和“序”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守”有守护、遵守的意思,“序”则指顺序、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遵守秩序的意思。
在**文化中,守序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个人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和遵守。在社会管理中,守序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础。
守序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有序的社会环境,以及遵守规则带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守序体现在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待等行为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际上对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守序的街道上,
每一盏灯都守望着夜的宁静,
行人如织,步履从容,
秩序之美,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守序可以联想到整齐排列的书籍、有序的交通信号灯、以及和谐的交响乐。这些图像和声音都传达了一种有序和和谐的感觉。
在英语中,与“守序”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orderly”或“disciplined”。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遵守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
守序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了社会规范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维护社会秩序。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序】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堂屋的东西墙。
【引证】
《说文》-序,东西墙也。 、 《书·顾命》-西序东向。 、 《仪礼·乡饮酒礼》-奠爵于序端。 、 《仪礼·士冠礼》-直东序。 、 《仪礼·燕礼》-宾升,立于序内,东方。 、 《仪礼·士丧礼》-皆馔于西序下。 、 《尔雅》-东西墙谓之序。 、 《礼记·丧大记》-若陈衣于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