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5:03
擂鼓筛锣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敲打鼓和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场面热闹、气氛热烈,或者形容人们兴高采烈地庆祝或助威。
“擂鼓筛锣”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民间活动。在古代战争中,鼓和锣是重要的指挥工具,用来激励士气和指挥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热闹的场合。
在文化中,鼓和锣常常与喜庆和庆祝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擂鼓筛锣”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欢乐和团结。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热闹、欢快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节日、庆典和集体活动中的欢乐气氛。
在**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或中秋节,家庭和社区常常会举行庆祝活动,有时会有擂鼓筛锣的表演,增添节日气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擂鼓筛锣”来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花儿绽放,鸟儿欢歌。 大地之上,擂鼓筛锣, 生命的赞歌,响彻云霄。
想象一下,在一个热闹的节日庆典上,人们敲打着鼓和锣,声音震耳欲聋,场面热闹非凡。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活力。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inging bells and blowing horns”,用来形容类似的喜庆和热闹的场合。
“擂鼓筛锣”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也传递了欢乐和团结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前门里你出不去!那些大小妖精,都在门外摇旗呐喊,~,助着大王,与你徒弟厮杀哩。
1. 【擂】
2.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
3.
【筛】
(形声。从竹,师声。本义:一种竹器,筛子) 同本义。
【引证】
唐·李洞《喜鸾公自蜀归》-滤泉花满筛。
【组词】
筛子喂驴
用筛子过物。
【引证】
《汉书·贾山传》-筛土筑阿房之宫。
4.
【锣】
带卷边的青铜圆盘 ,通常用槌子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
【引证】
《广东军务记》-鸣锣聚众。
又。
【引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