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9:53
“恼人”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情况令人感到烦恼、不快或困扰。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持续干扰、妨碍或引起不愉快情绪的事物或情况。
“恼人”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恼”字最初表示愤怒或烦恼,而“人”字表示人或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恼人”逐渐演变成形容词,用来描述那些引起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在现代社会中,“恼人”一词常被用来表达对日常生活中的小麻烦或不便的不满。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不愉快经历的反感。
“恼人”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愉快、烦躁和压力。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使人在面对恼人的事物时感到更加焦虑或不耐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遇到一些恼人的小问题,比如交通堵塞、排队等待或电子设备的故障。这些小麻烦虽然不严重,但足以让人感到不快和烦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恼人”:
恼人的雨滴敲打着窗,
扰乱了宁静的夜。
心中的烦闷如潮水般涌来,
在这寂静的时刻。
在英语中,“annoying”是“恼人”的对应词汇,用法和含义相似。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的“ennuyeux”或德语的“lästig”,也都有类似的表达。
“恼人”是一个常用的形容词,用来描述那些引起烦恼和不快的事物或情况。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反映了人们对不愉快经历的共同感受。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1.
【恼】
(形声。从心,惱(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同本义。
【引证】
唐·卢仝《寄男抱孙》-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 、 《西游记》-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
【组词】
恼聒、 恼懆、 恼燥,恼躁、 恼悔、 恼闷、 恼烦、 恼懊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