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9:03
死命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死命”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死”和“命”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终结”和“生命”。在古代汉语中,“死命”更多用于字面意义,而现代汉语中,比喻用法更为常见。
在**文化中,“死命”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终结的敬畏以及对努力和奋斗的重视。在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达到目标而付出的极大努力。
“死命”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紧迫和强烈的情感反应,常与紧张、压力和决心等情感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为了某个目标而“死命”工作的经历,这种经历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成就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战场上,我们死命地战斗,只为那一抹晨曦的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the death”或“with all one's might”,但这些表达更多强调的是极端的努力或对抗,而不是生命的终结。
“死命”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既可以描述生命的终结,也可以形容极端的努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情感深度。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