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3:53
原指官员的打扮。现也比喻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生硬地加上公式化的套话。
捷讥的扮官员穿靴带帽,付净的取笑搽土抹灰。
1.
【穿】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穿,通也。 、 《诗·召南·行露》-何以穿我墉。 、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司马光《资治通鉴》-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组词】
穿墉、 穿着鼻、 穿穴、 穿空、 穿胸
2.
【靴】
(形声。从革,化声。革,皮革。本义: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同本义。
【引证】
《晋书》-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
【组词】
靴叶子、 靴桶、 靴衫、 靴袍
3.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
4.
【帽】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同本义。
【引证】
《乐府诗集·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组词】
帽凭、 帽正、 帽襻儿、 礼帽、 帽套、 帽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