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0:48
渺视(miǎo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轻视、看不起。它表达了一种对某人或某事物的不重视或不尊重的态度。
渺视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述人物对其他人物或事物的轻蔑态度,增强情感色彩。在口语中,它可能不那么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看不起”或“轻视”等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渺视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社会现象或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态度。
同义词:轻视、蔑视、鄙视、看不起 反义词:尊重、重视、敬重、看重
渺视的词源较为直接,“渺”字有微小、不重要的意思,“视”则是看待、观察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渺视逐渐固定为表示轻视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因此渺视这种态度往往被视为不礼貌或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渺视可能与社会阶层、教育背景等因素有关,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渺视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冷漠、不公和排斥。在表达时,使用渺视可能会引起听者的反感或不适。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避免对他人表现出渺视的态度,因为这不仅伤害他人,也损害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我更倾向于用理解和尊重来对待每一个人。
在诗歌中,渺视可以用来表达对不公正现象的批判:
渺视的目光如寒冰, 冻结了温暖的笑容。 尊重的心,何时能融化, 这冷漠的世界?
渺视可能让人联想到冷酷的眼神、嘲讽的笑声或被忽视的场景。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转过头去,不屑一顾的表情。
在英语中,与渺视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espise”或“look down upon”,它们在语义上相似,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渺视是一个表达轻视和不尊重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使用和理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渺视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1.
【渺】
(形声。从水,眇(miǎo)声。本义:水面辽阔)。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四际渺弥。
【组词】
浩渺、 渺冥、 渺弥、 渺漭、 渺绵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