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6:06
守押: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在运输或保管财物时,负责看守和押运的行为。它涉及到确保财物安全,防止丢失或被盗的责任。
守押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守”(看守)和“押”(押运)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基本的职责和行为。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更多用于军事或官方的财物运输中,随着社会发展,其应用范围扩大到商业和个人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守押可能与忠诚和责任感紧密相关,特别是在描述历史上的护送任务时。在现代社会,随着物流和安保行业的发展,守押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
守押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重大、紧张刺激的场景,如电影中的护送任务。它也可能唤起对安全、信任和专业性的正面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守押的概念可能体现在个人对贵重物品的保护行为,如在家中安装安全系统,或在旅行时小心保管护照和钱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下,守押的影子, 在月光中,守护着秘密的宝藏。”
守押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街道、警车的警笛声,或是电影中紧张的背景音乐,以及护送队伍的严肃面孔。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scort”或“guard”,它们在语义上与“守押”相近,但可能缺乏中文词汇中的那种紧张和责任感。
守押是一个具有特定职业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还承载了责任、安全和信任的含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押】
(形声。从手,甲声。本义:签署,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以做凭信)。
同本义。
【引证】
《水浒全传》-随即押一纸公文。
【组词】
押了花字、 押合同、 押榜、 押敕、 押文字、 押字、 押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