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0: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10:25
岁稷月耗(suì juān yuè hào)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财物逐渐减少消耗。这个成语形容长期不断地消耗,导致资源逐渐枯竭。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国家或家庭的财富因长期挥霍而逐渐减少。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个人或集体因不节制而导致的资源枯竭。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
同义词:日削月割、日渐消瘦、日渐衰败 反义词:日积月累、日渐兴旺、日渐繁荣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献,反映了古人对资源管理和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资源逐渐减少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和持家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岁稷月耗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下对资源管理不善的批评和警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忧虑的感觉,因为它描绘了一个逐渐衰败的过程。它提醒人们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或他人要注意节约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稷月耗兮,草木凋零; 节俭持家兮,福泽绵长。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枯萎的植物或逐渐干涸的河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枯枝的声音,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ning the candle at both ends”,意指过度消耗资源,但这个表达更侧重于精力的消耗。
岁稷月耗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资源管理的关注和态度。
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的根据地还在顽强地抵抗侵略
1.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
2.
【朘】
减少。
【引证】
《汉书·董仲舒传》-日削月朘。
【组词】
朘耗、 朘损、 朘蚀、 朘薄
3.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4.
【耗】
(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
【引证】
李商隐《即日》-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组词】
耗音、 耗问、 耗息、 恶耗,凶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