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5:14
侨乡 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有大量海外侨民或移民的地区或城市。这些地方通常因为历史原因,如战争、经济移民等,有许多人移居到国外,并在海外形成了一定的社群。
在文学作品中,“侨乡”可能被用来描绘一种特殊的乡愁和文化认同,如鲁迅的《故乡》中对故乡的深情描述。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指代某个具体的地区,如“福建是著名的侨乡”。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人类学,侨乡可能被研究其对当地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
同义词“移民地”和“侨居地”都强调了人口的流动性和海外居住的特点,而反义词“本土地”和“原乡”则强调了稳定和原生的居住环境。
“侨乡”一词源于汉语,其中“侨”指的是旅居国外的人,“乡”则指家乡或地区。这个词在20世纪初随着*****的海外移民而开始被广泛使用。
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如福建、广东,由于历史上的海外贸易和移民,形成了许多著名的侨乡。这些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结构深受海外侨民的影响,同时也保持着与本土文化的紧密联系。
提到“侨乡”,我联想到的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亲情和文化纽带。这个词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乡愁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体现了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在我的家乡,每年都有许多海外侨民回乡探亲,他们的归来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支持,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侨乡”:
在侨乡的夜晚,星光如泪,
海外的游子,心系故里。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宁静的渔村,夕阳下,归来的渔船和海外归来的侨民,共同构成了侨乡的温馨画面。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悠扬的民谣,诉说着乡愁和归家的渴望。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emigrant community”或“diaspora”来描述类似的概念,但这些词汇缺乏“侨乡”所特有的文化和情感色彩。
“侨乡”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地理和社会现象,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和表达与家乡、移民和文化认同相关的主题。
1.
【侨】
(形声。从人,乔声。本义: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侨,高也。 、 《左传·文公十一年》-败长狄侨如。
【组词】
侨人
2.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