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07:08
词汇“寸长尺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寸长”指的是很短的长度,“尺技”则可能指的是某种技艺或技能。将两者结合,“寸长尺技”可能指的是在小范围内展现的高超技艺或技能。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的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的含义进行。
“寸长尺技”可能指的是在小范围内或有限条件下展现的高超技艺或技能。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狭小空间内展现的非凡才能。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不会使用这个词汇,因为它不够通俗易懂。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特定领域内的精湛技艺。
由于“寸长尺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寸长”和“尺技”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来形容在小范围内的高超技艺。
在**文化中,强调在有限条件下展现的技艺往往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寸长尺技”可能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用来赞扬那些在狭小空间内展现非凡才能的人。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精致、细腻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有限条件下依然能够创造出卓越作品的工匠或艺术家。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有限。但在某些特定的艺术或手工领域,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那些在狭小空间内展现高超技艺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寸长之地,尺技尽显,
匠心独运,艺海无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工匠在狭小的工作室内精心雕刻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细腻、精致的古典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由于“寸长尺技”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在有限条件下展现的高超技艺。
“寸长尺技”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描述在有限条件下展现的高超技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特定的情境和技能。
孟尝君平时养了许多客,今脱秦难,却得此小人之力,可见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
1.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3.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4.
【技】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技,巧也。 、 《礼记·坊记》。注:“犹艺也。”-尚技而贱车。 、 《大学》-无他抚。 、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他技,奇巧异端也。 、 《老子》。注:“工匠之巧也。”-人多技巧。 、 《庄子·天地》-能有所艺者技也。 、 《庄子·养生主》-道也,进乎技矣。 、 《庄子·养生主》-技盖至于此。 、 唐·柳宗元《三戒》-技止此耳。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技之奇妙。 、 明·魏学洢《核舟记》-技亦灵怪。
【组词】
技量、 技穷、 技擅穿杨、 技俩、 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