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5:50
截击:字面意思是指在对方行动或计划实施之前进行拦截或阻止。基本含义是在某个行动或过程开始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阻止或干扰。
截击一词源于汉语,由“截”和“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截”意味着切断或阻止,“击”意味着打击或攻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阻止和干扰的基本含义。
在军事文化中,截击是一个重要的战术概念,强调在敌人行动之前进行预判和阻止。在网络安全领域,截击技术用于防止恶意软件或攻击者的入侵。
截击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对抗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快速反应、策略和竞争。在思维和表达中,截击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截击可以用于描述在别人提出问题之前提前给出答案,或者在别人行动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在家庭中,父母可能会截击孩子的不良行为,提前进行教育和引导。
在诗歌中,截击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被某种力量所阻止:
时间的河流,被截击在岸边, 停滞的波纹,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截击可以联想到快速移动的物体被突然停止的画面,如篮球比赛中球员拦截传球的瞬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紧急刹车声或物体碰撞的声音。
在英语中,intercept 是截击的对应词汇,广泛用于军事、体育和通信领域。在不同文化中,截击的概念都是关于提前阻止或干扰对方的行动。
截击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领域。它不仅在军事和体育中有重要应用,也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发挥作用。了解和掌握截击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2.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