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42:57
“事捷功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做事迅速且效果显著,即以较少的努力获得较大的成果。这个成语强调效率和效果的双重优势,通常用来形容工作或学*方法得当,能够事半功倍。
在文学作品中,“事捷功倍”常用来赞扬某人的工作效率或学*方法。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建议或指导他人如何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教育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效率优化和成果最大化的策略。
同义词“事半功倍”与“事捷功倍”意思相近,都强调效率和成果的双重优势。反义词“事倍功半”则相反,指付出双倍努力却只得到一半成果,效率低下。
“事捷功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智慧和经验总结,反映了古人对效率和成果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具体应用和理解可能会有所变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文化中,效率和成果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事捷功倍”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或学*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达成目标。在思维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注重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尝试采用不同的学方法,最终发现了一种能够事捷功倍的方法,这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事捷功倍,智慧之光,照亮前行路,成果丰硕,心中欢畅。”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高效地工作,成果不断涌现,周围是轻松愉悦的氛围。音乐上,可以选择轻快节奏的音乐,象征效率和成果的双重优势。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ork smarter, not harder”,强调通过更聪明的方法而不是更努力的工作来达到目标。
“事捷功倍”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或学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我学会了更有效地达成目标,并在生活中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
既示必死之期,又开可生之路,利害悬殊,事捷功倍。
1.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2.
【捷】
(形声。从手,疌(jié)声。本义:战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捷,猎也。军获得也。 、 《谷梁传》-军得曰捷。 、 《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3.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4.
【倍】
(形声。从人,(tǒu)声。本义:通“背”。反;背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倍,反也。 、 《周髀算经下》-倍正南方。 、 《史记·淮阴侯传》-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