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1:25
“亲如骨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关系亲密得像骨头和肉一样不可分割。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如同家人一般,难以分离。
在文学作品中,“亲如骨肉”常用来形容深厚的友情或亲情,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常被描述为“亲如骨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或家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
同义词中,“情同手足”强调的是如同兄弟般的情谊,而“亲密无间”则强调没有隔阂的亲密关系。反义词中,“形同陌路”指的是关系疏远,如同陌生人。
“亲如骨肉”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家族观念和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在古代社会,家族和血缘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因此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超越普通关系的亲密和不可分割性。
在**文化中,家庭和亲情被赋予极高的价值,因此“亲如骨肉”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稳定和亲密人际关系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安全感,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深厚的、不可分割的情感联系。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家庭聚会、亲密的朋友圈或是战友间的深厚情谊。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对非亲生兄妹之间的深厚情感,他们的关系确实可以用“亲如骨肉”来形容。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困难,彼此支持,感情非常深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我们的影子交织,亲如骨肉,不分你我。”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家庭合影或是朋友聚会的温馨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家人间的笑声或是朋友间的欢声笑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close as family”或“like family”,虽然不如“亲如骨肉”那样形象和深刻,但也表达了类似的亲密和不可分割的情感。
“亲如骨肉”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
是如此亲如骨肉的关系,所以张彪“上院”向陈夔龙请假,要到京里去奔丧。
1. 【亲】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
4.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引证】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肉,胾肉。 、 《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 、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 、 《礼记·曾子问》-不归肉。 、 《周礼·内饷》-辨体名肉物。
【组词】
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 肉山脯林、 肉林、 肉腥、 肉糜、 肉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