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8:24
犹肆怒。
1.
【肆】
(形声。从长,聿(yù)声。本义:摆设;陈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肆,极陈也。 、 《广韵》-肆,陈也。 、 《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享,或肆或将。 、 《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组词】
肆筵、 肆肆
2.
【忿】
(形声。从心,分声。从“心”,表示与心情有关。本义:愤怒,怨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忿,悁也。 、 《广雅》-忿,怒也。 、 《易·象传》-君子以惩忿窒欲。 、 《礼记·大学》-身有所忿窒。 、 《楚辞·怀沙》。注:“恨也。”-惩违改忿兮。 、 《庄子·达生》-忿慉之气。 、 《玉篇》-忿,恨也,怒也。 、 《战国制·秦策》-伯主约而不忿。 、 《孙子·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组词】
忿恨、 忿气、 忿怒、 忿疾
1、肆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中'肆'有放纵、无节制的意思,而'忿'则表示愤怒、激愤。结合起来,肆忿可以理解为放纵的愤怒,通常指一种不受控制或过度的愤怒状态。
2、在古文中,肆忿可以用来形容人因某事而愤怒不已,甚至失去理智。它强调 anger 的一种极端表现。
3、肆忿也可以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常常暗示情绪失控,与冷静理智的态度相对立。
4、在日常生活中,肆忿可用来描述对不公正事情的强烈反应,表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
5、肆忿在文学作品或戏剧中经常用以塑造角色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
1、他对朋友的背叛,心中肆忿,久久难以平静。
2、在听到不公正的判决时,她不由自主地肆忿,愤怒地质问法官。
3、面对种种不平等现象,民众的肆忿情绪不断升级。
4、他对于领导的不公对待感到肆忿,甚至在会上当场表达了不满。
5、当真相浮出水面,他的肆忿终于无处可藏,失去了理智。
1、肆忿作为一个情感词汇,涉及到愤怒的心理学研究,如愤怒管理和情绪表达等方面。
2、在许多小说中,通过肆忿的描写,可以反映社会矛盾和人物冲突,增加故事的戏剧张力。
3、在古代文学中,肆忿往往与君子情操相悖,值得探讨这种情感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和道德判断。
4、现代社会中,肆忿也引发了对情绪宣泄和心理健康的讨论,如何合理引导和表达情绪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5、从流行文化角度看,肆忿常常被表现为反叛和反抗,映射当代年轻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抗争。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于言之。’肆忿于此,恐失其志。
王熙凤肆忿不已,众人愁眉紧锁,家中事也陷入了困境。
李广因肆忿而言语激烈,虽错但义不可失。
国难见,众皆肆忿,然出奇之策,转败为胜。
民间肆忿,愤懑已久,究其因何,非一朝一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