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0:40
“暴猛”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非常强烈、激烈、猛烈,通常用来描述力量、动作或情绪的强烈程度。它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现象(如暴猛的风暴)、行为(如暴猛的攻击)或情感(如暴猛的愤怒)。
在文学中,“暴猛”常用来增强描述的力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场景的紧张和激烈。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情绪反应非常激烈。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它可能用来描述极端天气现象。
同义词:激烈、猛烈、强烈、狂暴 反义词:温和、柔和、平静、缓和
“暴猛”由“暴”和“猛”两个字组成,“暴”字有突然、剧烈的意思,“猛”字则表示力量大、速度快。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某种力量或情绪的极端性和不可控性。
在**文化中,“暴猛”这个词常常带有负面或危险的意味,因为它通常与破坏性或不可控的力量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些极端或危险的行为。
“暴猛”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因为它通常与强烈的负面情绪或**相关联。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灾害或激烈的冲突场景。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过暴猛的雷雨,那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到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预测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暴猛”:
暴猛的风,
如狂怒的野兽,
撕裂了夜的宁静,
带来了无尽的恐惧。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暴风雨的画面,强烈的闪电和狂风暴雨,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雷声和风声的混合,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ierce”或“violent”,它们在描述力量或情绪的强烈程度上与“暴猛”相似,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暴猛”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在描述极端力量或情绪时非常有用,但也需要注意它在文化和情感上的负面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暴猛”可以增强描述的力度和情感的表达。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猛】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猛,健犬也。 、 《孟子》-驱猛兽。 、 张衡《西京赋》。注:“怒也。”-猛虞趪趪。
【组词】
大猛
凶恶可怕。
【引证】
《韩诗外传》-公之狗甚猛。 、 《礼记·乐记》-粗厉猛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 、 宋·苏轼《石钟山记》-如猛兽奇鬼。
【组词】
猛利、 猛戾、 猛急、 猛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