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8:03
“云龙”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字面意思上,“云”指的是天空中由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可见聚合物,而“龙”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秘生物,象征着权力、尊贵和好运。因此,“云龙”可以理解为在云中飞翔的龙,通常用来形容气势磅礴、神秘莫测的景象或人物。
在文学作品中,“云龙”常被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非凡气质或超凡脱俗的能力,如“他如云龙般出现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讨论或历史故事讲述中。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神话学,可能会更具体地讨论“云”和“龙”的各自含义及其结合的意义。
“云龙”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龙作为水神,与云雨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文学作品采用,用以形容非凡的景象或人物。
在**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而云则常与天、神联系在一起。因此,“云龙”在文化上代表着高贵、神秘和力量。
提到“云龙”,我联想到的是宏伟、神秘和力量。这个词汇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凡尘的美和力量,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敬畏。
在我的生活中,“云龙”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剧时,常常能感受到这个词汇所传达的深远意义和美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云龙翻腾,星辰为之颤抖,人间静默,唯余风声。”
视觉上,“云龙”让人联想到云雾缭绕的山峰和飞翔的龙形,可能是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号角声和鼓声,伴随着龙的传说。
在西方文化中,龙通常是恶的象征,与“云龙”在**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形成对比。
“云龙”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力量和尊贵,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