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4:37
开柙出虎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打开关着的笼子,让出来。这个成语比喻放纵坏人,使其为害。基本含义是指因为疏忽或故意,导致原本被控制或限制的危险因素被释放出来,造成危害。
在文学作品中,开柙出虎 常用来形容政治或社会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被释放,导致混乱或灾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告某人不要轻易放纵或信任那些可能带来麻烦的人或事物。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的重要性。
开柙出虎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具体来源不详,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警示和比喻。
在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危险。因此,开柙出虎 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因为疏忽或错误决策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惕和担忧。它提醒人们在处理重要事务时要谨慎,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或错误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管理不善导致项目失控的情况,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开柙出虎”的含义,意识到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云变幻莫测间,
开柙出虎祸连连。
谨慎行事方为上,
未雨绸缪保平安。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笼子被打开,一只威猛的缓缓走出,四周的人们惊慌失措。这样的画面和相关的声音效果(如的咆哮)可以很好地传达“开柙出虎”的紧张和危险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et the genie out of the bottle",比喻释放出难以控制的力量或情况。
开柙出虎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控制和预防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任何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事务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或错误决策而引发不可预见的灾难。
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柙】
(古文象形。从木,甲声。本义:关兽的木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柙,槛也,以藏虎兕。 、 《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 、 《菩提寺疏》-实则禽槛豕匣也。 、 《后水浒传》-杨幺虽有忠义之心,其余虎性岂能易驯?幸得入柙,留之必遗后患。
【组词】
柙板、 柙床
3.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4.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