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4:38
词汇“曲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专业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物体因外力作用而弯曲或变形的物理现象。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曲挠”进行深入分析:
“曲挠”的字面意思是弯曲和扭曲。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它指的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的弯曲或扭曲变形。
“曲挠”由两个汉字组成,“曲”意为弯曲,“挠”意为扭曲。在古代汉语中,“挠”也有扰乱、干扰的意思,但在“曲挠”中,它主要表示扭曲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曲挠”可能与坚韧不拔、逆境中求生存的精神相联系,如“曲木求生”的典故。
“曲挠”给人一种坚韧和顽强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曲挠”这个词,但在学*物理和工程学时,这个词汇是不可或缺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曲挠了青春的枝桠,却磨不灭心中的火焰。”
视觉上,“曲挠”让人联想到弯曲的树枝或扭曲的金属;听觉上,它可能与风吹过弯曲树枝时的沙沙声相联系。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end”或“twist”,但在专业领域,可能会有更精确的术语,如“deflection”或“torsion”。
“曲挠”是一个富有文学和科学内涵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的词汇量,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挠】
(形声。从手,尧声。本义:扰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挠,扰也。 、 《国语·吴语》。韦昭注:“挠,扰也。”-挠乱百度。 、 《汉书·王莽传上》。颜师古注:“挠,扰也。”-挠乱国家,几危社稷。 、 《韩非子·八经》-民以法难犯上,而上以法挠慈仁。 、 《汉书·晁错传》-匈奴之众易挠乱也。 、 宋·苏轼《教战守》-挠以军法。
【组词】
挠乱、 挠滑、 挠正、 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