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6:16
激发态: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激发态(Excited State)指的是原子、分子或其他量子系统中的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通过吸收能量(如光能或热能)来实现的,使得电子从基态(最低能级)跃迁到更高的能级。激发态是不稳定的,电子会通过发射光子或其他方式释放能量,返回到基态。
激发态一词源自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用于描述量子系统中电子的能级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引入到更广泛的语境中,用于比喻人的精神状态或情感的变化。
在科学文化中,激发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人们理解能量转换和物质行为。在社会文化中,激发态也被用来描述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能量和活力的追求。
激发态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能量、创新和进步,激发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激发态”来形容自己在某个项目或活动中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状态。例如,在策划一个活动时,我会说:“我现在处于激发态,有很多新点子。”
诗歌: 激发态的灵感,如星辰闪耀, 在夜空中,绘出梦想的轨迹。 每一行诗句,都是心灵的跃迁, 从基态到激发,创造无限可能。
视觉联想:激发态可能让人联想到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或者实验室中发光的荧光物质。 听觉联想:激发态可能让人联想到充满活力的音乐,如摇滚乐或电子音乐,它们都充满了能量和动感。
在不同语言中,激发态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通的。例如,在英语中,激发态可以翻译为“Excited State”。
激发态是一个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量子系统中的能级变化,也比喻了人的精神状态和情感的变化。通过对激发态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能量和活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个词汇。
1.
【激】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激,水碍袤疾波也。 、 《孟子》-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 《孙子·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 吴均《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
【组词】
激激、 激浪、 激射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态】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態,意态也。 、 《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柔远能迩。 、 《荀子·成相》。按:“诈态也。”-人之态不如备。 、 张衡《西京赋》-尽变态乎其中。 、 《楚辞·大招》-滂心淖态。 、 傅毅《舞赋》-狗偷致态。 、 《楚辞·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 李渔《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 《淮南子》-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 唐·杜牧《阿房宫赋》-尽态极妍。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密则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