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2:06
“捞什子”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某些地区的口语中使用。字面意思是指“捞取什么东西”,通常用来表示对某事物的轻蔑或不屑,意味着那东西不值一提或不重要。
在口语中,“捞什子”常用来表达对某事物的轻视或不以为然,尤其是在对方提出一些无关紧要或不切实际的建议时。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增强对话的真实感或地方色彩。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不太常见,因为它带有较强的口语和地域色彩。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重要性或价值上与“捞什子”形成对比,但“捞什子”特有的口语色彩和轻蔑意味是其他词汇所不具备的。
“捞什子”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它显然是由“捞”(捞取)和“什子”(什么东西)组合而成,反映了其字面和语义上的直接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特定方言区域中保留了其轻蔑的含义。
在某些地区文化中,“捞什子”可能被视为一种表达不满或轻视的俚语。它反映了当地人在日常交流中对事物重要性的直接评价方式。
使用“捞什子”时,我联想到一种直接、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它传递了一种对事物价值的快速判断和不满情绪。这种词汇的使用可能会让人感到说话者的直率和不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与朋友讨论计划时听到这个词,当时有人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切实际的建议,另一个人就用“捞什子”来表达他的不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捞什子的梦,不值一提, 真正的勇士,脚踏实地。”
想象一个人摇头摆手,嘴里说着“捞什子”,这个动作和声音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否定和轻蔑的视觉和听觉印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nsense”或“rubbish”,它们也用来表示对某事物的轻视或不屑,但缺乏“捞什子”特有的方言色彩和地域感。
“捞什子”是一个充满地方特色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在表达对事物的不满和轻视时非常直接有效。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加对话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1. 【捞】 (形声。从手,劳声。本义:从水中寻取东西)。
2.
【什】
(会意。从人十。十亦声。本义:“什”是集体的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什,相什保也。 、 《周礼·官正》。注:“五人为伍,二五为十。”-会其什伍。 、 《礼记·祭义》。注:“士卒部曲也。”-军旅什伍。 、 《周书·大聚》-十夫为什。 、 《管子·立政》-十家为什。 、 《文选·沈约·谢灵运传》。注:“诗每十篇同卷,故曰什也。”-纷披风什。 、 《北史》-王以师友处之,每有文什,必令润色,然后示人。 、 贾谊《过秦论》-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