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3:43
彻夜: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整夜,即从夜晚到天亮的一段时间。基本含义是指持续整个夜晚的活动或状态,通常用来描述没有间断或休息的行为。
“彻夜”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彻”意为彻底、完全,“夜”即夜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常用。
在*文化中,“彻夜”有时与勤奋和努力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学术和职业领域。然而,它也可能与不良的生活惯(如熬夜)相关联,这在现代社会中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彻夜”这个词可能引起一种紧张和疲惫的感觉,尤其是在描述工作或学*时。它也可能唤起一种专注和决心的情感,特别是在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付出的努力时。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紧急项目而彻夜工作,那种紧张和专注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彻夜”来描绘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或活动,如:
星辰彻夜不眠,
见证了我们的誓言。
视觉上,“彻夜”可能让人联想到城市的夜景,灯火通明的工作室或图书馆。听觉上,可能是键盘的敲击声,或是深夜电台的低语。
在英语中,“all night”或“sleepless night”可以对应“彻夜”,用法和含义相似,但文化背景和情感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彻夜”这个词在描述持续整个夜晚的活动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时间的持续性,还可能暗示了活动的强度和专注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如何适应不同的语境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1.
【彻】
(形声。从彳(chì),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本义:撤除,撤去)。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 、 《礼记·燕礼》-司宫彻之士。 、 《礼记·士冠礼》-彻筮席。 、 《礼记·曲礼》-大夫无故不彻县。 、 《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 、 《论语·八佾上》-三家者以《雍》彻。 、 《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
【组词】
彻案、 彻坐、 彻兵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