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1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12:59
词汇“四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我的知识库,这个词可能与古代的“四履之礼”有关,这是一种古代的礼仪,指的是君王对四方诸侯的访问和巡视。然而,由于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可能的含义进行。
“四履”字面意思是指四方的巡视或访问。在古代礼仪中,“四履之礼”是指君王对四方诸侯的访问,以示关怀和权威。
“四履”一词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礼仪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因此这个词的使用也逐渐减少。
在古代**,君王的“四履之礼”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和礼仪活动,体现了君王的权威和对国家的关怀。这种礼仪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庄严和仪式感,以及君王的威严和国家的安定。
由于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中,可以将“四履”融入到一个古代背景的故事中,描述君王的巡视活动,以此展现古代的政治和礼仪风貌。
结合古代宫廷音乐和宫殿的图片,可以更好地展现“四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四履”是一个特定于**古代文化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四履”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语言中使用较少,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政治和礼仪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