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3:59
漕卒:漕卒是指古代负责漕运的士兵或劳工。漕运是指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物资等,主要用于供应京城或边疆。漕卒通常是指那些在漕运过程中负责搬运、护送和管理的人员。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漕卒常常被描绘为辛苦劳作、生活艰辛的形象,如杜甫的《春望》中提到“漕船千里至,粮草万斛来”。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漕卒一词较少使用,但在讨论古代历史或文化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漕卒是研究古代漕运系统和军事组织的重要词汇。
同义词:漕工、漕夫、漕役
反义词:官员、贵族、士绅(这些词汇代表了与漕卒相对的社会阶层)
词源:漕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漕”指漕运,“卒”指士兵或劳工。
演变:随着漕运制度的废除和现代交通的发展,漕卒这一职业逐渐消失,词汇的使用频率也大大降低。
文化背景:漕卒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边疆的稳定。
社会背景:漕卒的生活往往十分艰辛,他们的劳动条件和社会地位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不平等。
情感反应:提到漕卒,可能会联想到辛苦、勤劳和牺牲,同时也可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不易。
联想:漕卒的形象常常与古代的水路运输、军事组织和粮食供应等历史**联系在一起。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古代漕运遗址时,了解到漕卒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对他们的辛勤付出感到敬佩。
诗歌:
漕船悠悠过,漕卒汗如雨。
千里送粮草,只为国安宁。
视觉联想:想象漕卒在河边搬运粮食的场景,汗水和河水交织在一起。
听觉联想: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漕卒的号子声在河面上回荡。
比较: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职业可能是负责运输的士兵或劳工,如罗马帝国的运输士兵。
总结:漕卒是古代*特有的职业,代表了古代漕运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对漕卒的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和劳动人民的艰辛。
反思:漕卒这一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它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尊重。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