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46
“不折不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折扣,完全”,用来形容事物完全符合标准,没有丝毫的减少或改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完整性和真实性。
“不折不扣”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于商业交易中的“不打折扣”,即商品或服务不减价,后来引申为形容事物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在**文化中,“不折不扣”强调的是诚信和真实,这在商业交易和社会交往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诚信、真实和完整性,这些都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受到推崇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不折不扣”来形容一个朋友的诚实和可靠,他在我们的朋友圈中以诚信著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爱,不折不扣,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的路。”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完美无瑕的宝石,没有任何瑕疵;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清晰、无杂音的音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the letter”,意指完全按照规则或指示来做,强调的是精确性和完整性。
“不折不扣”这个成语在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在专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今的妇人跟男人~一样尊贵!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扣】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扣,牵马也。 、 《史记·伯夷叔齐传》-扣马而谏。 、 《淮南子·泛论》-梁由靡扣缪公之骖。 、 《左传·襄公十八年》-太子与郭荣扣马。
【组词】
扣马、 环环相扣;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