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1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1:06
“争奇斗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相互之间竞争奇特和与众不同。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竞争或比较中,各方都力求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之处,以吸引注意或获得优势。
“争奇斗异”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争”、“奇”、“斗”、“异”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逐渐固定。
在**文化中,“争奇斗异”常常与追求个性和创新的精神相联系。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市场竞争中的差异化策略,以及个人在社交场合中追求独特性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创新和个性化的追求。在表达中,它鼓励人们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不随波逐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创意写作比赛中看到参赛者们争奇斗异,每个人都试图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故事来吸引评委的注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创意的海洋里,我们争奇斗异,每一滴墨水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中,各种色彩和形状争奇斗异,每一种都试图在视觉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在音乐中,不同的乐器和旋律也可以争奇斗异,创造出独特的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peting for uniqueness”或“striving for originali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争奇斗异”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启发我在思考和创作中追求独特性和创新。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维含义和应用场景。
吟坛才子争奇斗异,各献所长。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第六卷:“一时~,不可胜记。”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3.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4.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