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9:03
农耕:指人类通过耕作土地、种植作物来获取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农业的基础活动之一,涉及犁地、播种、灌溉、施肥、收割等一系列农业操作。
农耕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农”指农业,“耕”指耕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指代传统的农业活动,而现代农业技术则更多地使用“农业生产”等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农耕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紧密相关。在农业社会中,农耕是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农耕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勤劳的农民和丰收的喜悦。它传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个人经历中,农耕可能与童年在农村的记忆相关,或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诗歌中,农耕可以被描绘为:
晨曦微露,犁铧破土, 种子沉睡,等待春风。 农夫的汗水,滴入沃土, 孕育着希望,岁月的歌。
农耕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广阔的田野、忙碌的农民和各种农具。听觉上,可能是犁地时的吱嘎声、鸟鸣和风声。
在不同文化中,农耕的概念和实践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对土地的依赖和对食物生产的重视。例如,亚洲的水稻种植与欧洲的小麦种植在技术和文化上都有显著差异。
农耕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活动,也承载了人类与自然互动的历史和文化。在现代社会,尽管农业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农耕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提醒我们尊重自然和传统。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耕】
(形声。从耒(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同本义。翻松田土。
【引证】
《正字通》-耕,治田也。 、 《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 《山海经·海内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 《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 、 《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 、 《乐府诗集·陌上桑》-耕者忘其犁。 、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组词】
耕食、 耕桑、 耕垡、 耕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