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0:35
方尺:在汉语中,“方尺”通常指的是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或宽度,类似于直尺或卷尺。它也可以指代一平方尺的面积单位,即边长为一尺的正方形的面积。
“方尺”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方”指正方形或直角,“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尺从最初的木制测量工具演变为现代的金属或塑料制品。
在**传统文化中,方尺象征着秩序和精确,常被用于教育和工艺中,强调精益求精的态度。
方尺给人以精确、有序和可靠的联想,可能让人想到严谨的学*环境或精细的手工艺。
在学生时代,方尺是绘制图表和几何图形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我理解了许多抽象的概念。
在诗歌中,方尺可以象征生活的秩序和规则:
生活如方尺, 一寸一寸量, 精确无误差, 秩序井然长。
方尺的视觉联想是直线的精确和有序,而听觉联想可能是使用时发出的轻微摩擦声。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ruler”或“square foot”,分别指测量工具和面积单位。
方尺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实际的测量工具,还承载了精确和秩序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些象征意义有助于更丰富地运用词汇。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