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1:25
“东挪西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从东边挪到西边,再从西边撮到东边。基本含义是指四处挪动、拼凑,形容做事没有条理,东拼西凑,缺乏计划和组织。
“东挪西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结构和含义在汉语中较为常见,反映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对仗和比喻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强调条理和秩序是一种美德。因此,“东挪西撮”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注重条理和秩序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让人联想到混乱和无序。在表达时,我可能会用它来批评那些不按规矩办事的人或事。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帮助朋友搬家,他整理物品的方式就是东挪西撮,结果搬家当天非常混乱,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实际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挪西撮的思绪,如风中落叶,飘零无依。”
视觉上,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杂乱无章的房间或办公室;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无序的声音,如混乱的市场或集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tchwork”或“hodgepodge”,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传达了一种拼凑和不协调的感觉。
“东挪西撮”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用来形容缺乏条理和秩序的行为。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应用,且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特定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理解**文化都是有益的。
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挪】
(形声。从手,那声。本义:揉搓)。
同本义。
【引证】
韩愈《读东方朔杂事》-两手自相挪。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