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2:28
林荫道:指两侧种植有树木,形成连续树荫的道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由“林”(树木丛生的地方)和“荫”(树荫)组成,基本含义是指一条被树木遮蔽的道路。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境和强调点不同。例如,“树荫道”更侧重于树木提供的遮荫,而“林间小径”则可能强调道路的自然和隐秘性。
“林荫道”一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词源直接来源于对自然环境的描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林荫道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含义也逐渐扩展到包括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层面。
在**文化中,林荫道常被视为和谐与宁静的象征,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形成对比。在社会背景中,林荫道的建设和维护反映了政府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林荫道常带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自然、和谐与慢生活。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在我的生活中,林荫道是我放松和思考的好地方。每当我感到压力大时,我就会去附近的林荫道散步,享受那份宁静和清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林荫道”:
在林荫道的尽头,
时光静静流淌,
树叶轻摇,
诉说着岁月的秘密。
林荫道带来的视觉联想是绿色、宁静和秩序。听觉上,它可能伴随着鸟鸣、风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林荫道的概念和重要性相似,但在具体实践和象征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欧洲,林荫道常与历史悠久的街道和城市景观相联系,而在亚洲,它可能更多地与现代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相关。
通过对“林荫道”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和城市环境的词汇,也是一个承载情感和联想的符号。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多维度和深度应用。
1.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2.
【荫】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荫,草阴也。 、 《广韵》-荫,草阴地也。 、 《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赵盂视荫。 、 《国语·楚语下》-玉足以庇荫嘉谷。 、 《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荫不祥之木。 、 《淮南子·人间》-武王荫暍人于樾下。 、 《荀子》-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组词】
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
3.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