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5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53:21
词汇“[李膺客]”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成语。因此,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
“李膺客”可能是指与李膺有关的人或事物。李膺(约110-1*9年),字元礼,东汉时期的名士,以清廉正直著称,曾任司隶校尉,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陷害,最终死于狱中。在历史上,李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立场受到尊敬。
由于“李膺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用以指代与李膺有关的人物或追随者。
同义词:李膺追随者、李膺门人 反义词:无,因为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难以找到直接的反义词。
“李膺客”可能是后人为了纪念李膺而创造的词汇,用以指代那些效仿李膺精神的人。
在东汉时期,李膺是反对宦官专权的重要人物,他的形象代表了忠诚和正义。因此,“李膺客”在文化上可能象征着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提到“李膺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对正义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由于“李膺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历史教育或文学创作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李膺客”作为一个象征,用以描绘那些坚守原则、勇于对抗不公的人物。
由于“李膺客”与历史人物相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服饰、建筑,以及历史剧中的音乐和对话。
由于“李膺客”是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概念。
“李膺客”作为一个历史和文化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1.
【李】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引证】
《说文》-李,李果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北山有李。
2.
【膺】
(形声。从肉。本义:胸腔,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膺,胸也。 、 《国语·鲁语》-无搯膺。 、 《楚辞·惜诵》-背膺拌合以交痛兮。 、 《楚辞·悲回风》-编愁苦以为膺。 、 《孔子家语·子夏问》-无拊膺。 、 清·袁枚《祭妹文》-旧事填膺,思之凄梗。
【组词】
膺门、 膺臆、 义愤填膺
3.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