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4:11
“年老龙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年纪很大,行动不便,如同古老的龙钟一样。龙钟是指古代的一种大钟,因为年代久远,钟体沉重,敲击时声音低沉,因此用来比喻老年人行动迟缓、老态龙钟的样子。
在文学作品中,“年老龙钟”常用来描绘老人的形象,传达出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脆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幽默感,用来形容某人虽然年纪大但依然有活力。在专业领域,如老年学或医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老年人的生理状态。
同义词: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老迈 反义词:年轻力壮、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年老龙钟”更侧重于形容老年人的整体状态,而“老态龙钟”则更强调老年的特征。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年轻和活力。
“年老龙钟”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龙钟作为古代的一种大型乐器,因其沉重和古老,被用来比喻老年人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在中国文化中,老年人被尊重和敬仰,因此“年老龙钟”这个词汇虽然描述了老年人的生理状态,但也包含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会有所增加。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
尔母年老龙钟,不能料理中馈。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
3.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4.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乐钟也。 、 《广雅·释器》-钟,铃也。 、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钟音之器也。 、 《淮南子·本经》-大钟鼎。 、 《国语·周语》-细钧有乐,钟兑音也。 、 宋·苏轼《石钟山记》-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