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4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43:19
炫异争奇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展示奇特、与众不同的事物,以吸引他人的注意。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展示独特或罕见的事物来竞争或引起关注。
在文学作品中,炫异争奇 常用来描述人物或**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如何吸引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特别之处,或者在商业广告中用来形容产品的独特卖点。在专业领域,如艺术或设计,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那些追求创新和独特性的作品。
同义词: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别出心裁 反义词:平淡无奇、千篇一律、老生常谈
炫异争奇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独特性和创新性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文学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
在文化中,炫异争奇** 体现了人们对于新颖和独特事物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种追求尤其体现在消费文化和社交媒体中,人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独特经历或物品来获得认同和关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好奇和兴奋,因为它暗示了新鲜和不同寻常的事物。在思维和表达上,它鼓励我寻找和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朋友通过炫异争奇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旅行经历或收藏品,这不仅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也让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炫异争奇的世界里, 每一朵花都有它的故事, 每一颗星都有它的光芒。”
炫异争奇 让我联想到五彩斑斓的艺术展览,或是充满创意的广告视频,这些都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how off the unique and extraordinary",虽然不如中文成语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炫异争奇 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泰西制造之精且新者,层见叠出,~,日新月异。”
1.
【炫】
(形声。从火,玄声。本义:晃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炫,烂耀也。 、 《埤仓》-炫光貌。 、 《战国策·秦策》-炫熿干道。 、 《晋书》-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
【组词】
炫视、 炫目、 炫色、 炫炫
2.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3.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4.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