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0:30
词汇“器鉴”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器鉴”由两个汉字组成:“器”通常指器具、工具或者才能、才器;“鉴”则有镜子、借鉴、鉴别的意思。结合起来,“器鉴”可能指的是对器具的鉴别、评价,或者是对人才的鉴赏、评估。
由于“器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对艺术品或古董的鉴赏;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见;在专业领域,如艺术品鉴定、人才评估等,它可能会有特定的使用。
“器鉴”作为一个组合词,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器”和“鉴”各自的历史。在古代,“器”常指器物,而“鉴”则有镜子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借鉴、鉴别。这个词汇的演变可能与古代对器物的重视和对人才的评价有关。
在**传统文化中,对器物的鉴赏和评价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古董、书画的鉴定。同时,对人才的鉴赏也是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科举制度中的选拔。
“器鉴”可能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它可能与对美的追求、对知识的尊重有关。
由于“器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器鉴”用于形容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如“山川器鉴,心旷神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专家在仔细鉴赏一件古董;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古典音乐的优雅和深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器鉴”的词汇,但类似的鉴赏和评估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存在。
“器鉴”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和语境。在学*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字面意思、语境使用、词源演变等方面,来增加对它的理解和应用。尽管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它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2.
【鉴】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 、 《广雅》-鑑谓之镜。 、 《淮南子·主术》-借明于鑑以炤之。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鑒。 、 《庄子》-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 、 《周礼》-春始治鑑。
【组词】
鉴诸、 鉴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