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14:32
提高:动词,意味着使某物或某人的水平、质量、数量或价值上升。
“提高”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体现,如《左传》中有“提高警惕”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逐渐扩大。
在**文化中,“提高”常与个人或集体的努力、进步和成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持续改进和发展的重视。
“提高”通常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如希望、成就感和进步的动力。它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或事物。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通过参加额外的辅导课程和自我练,成功提高了我的数学成绩。
在诗歌中,“提高”可以用来比喻生命的升华:
像晨曦中的露珠, 在阳光的抚摸下提高, 生命的光辉, 在每一刻的奋斗中升华。
在英语中,“提高”可以对应为“improve”或“enhance”,虽然具体用法和语境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提高”是一个充满积极能量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激励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词汇的力量和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