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7:46
师承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学生或弟子通过跟随某位老师学*,继承其知识、技艺或思想。基本含义涉及教育、传承和学术或技艺的继承。
在文学中,“师承”常用来描述某位作家或艺术家的学术或艺术渊源,如“他的文学风格师承了鲁迅”。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直接地指代某人的学*经历,如“他师承于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武术或艺术,师承强调了技艺的传承和权威性。
同义词中,“传承”强调传递的过程,“继承”侧重接受的行为,“沿袭”则指遵循传统。反义词中,“创新”和“革新”强调新思想的引入,“原创”则指全新的创造。
“师承”一词源于古代**的教育体系,强调师徒关系的建立和知识的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扩展到了各种技艺和学术领域。
在**文化中,师承关系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它不仅涉及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还涉及道德和行为准则的传承。这种关系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尊重和权威性。
“师承”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传统、尊重和权威。它唤起对过去和历史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学*和教育的价值。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师承于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的教学方法和学术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师承”: “在古老的石阶上,师承的智慧如泉水般流淌, 每一滴都承载着千年的重量。”
想象一位老者在传授技艺给年轻学徒,周围环绕着古籍和工具,这种场景可以唤起对师承关系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是老者的教诲声和学徒的笔记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pprenticeship”(学徒制),它也强调了技艺的传承和师徒关系的重要性。
“师承”这个词在我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代表了知识的传递,还象征了文化和传统的延续。在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传达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1.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2.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