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5:43
“养痈自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养着毒疮,自己受害”。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自己受到伤害。这个成语强调了因为容忍或纵容不良行为或情况,最终导致自身受到损害的后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明知故犯、自食其果的行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警告他人不要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政策或决策的后果,特别是那些可能导致负面连锁反应的决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姑息养奸”更侧重于对坏人的纵容,“自食其果”和“自作自受”则更强调结果的自负。反义词则强调预防和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养痈自患”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医学和哲学思想,古人认为疾病是由于身体内部的失调引起的,因此“养痈”意味着不及时治疗,最终导致更大的问题。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到社会和道德领域,用以批评那些明知故犯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避免极端和过度,以及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即不过度干预自然和社会的运行。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用来强调个人和社会责任,以及对不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短期的利益或便利而忽视长远的后果。在表达中,它常用于强调后果的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容忍同事的不良工作*惯而导致项目延误的情况,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养痈自患”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养痈自患”融入到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中,如:
在时光的长河里,我们养痈自患,
忽视了内心的呼唤,
直到风暴来临,才知悔恨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正在溃烂的伤口,象征着“养痈”;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逐渐增强的紧张音乐,象征“自患”的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ping what one sows”或“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都表达了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后果的意思。
“养痈自患”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它提醒我在面对问题时要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因小失大。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责任和后果的重要性。
养痈长疽,自生祸殃。
不意姜尚作难肆横,竟克朕之四关也。今不早治,是~也。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痈】
(形声。从疒(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华佗传》-佗以为肠痈。
【组词】
痈肿、 痈疮、 痈囊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