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1:37
“日下”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有多种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日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太阳的位置,后来逐渐引申为比喻意义,用来形容事物的衰落或下降。
在中国文化中,太阳常常被赋予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因此“日下”在比喻意义上带有负面色彩,常用来形容不好的变化或衰退。
“日下”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衰败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黄昏、衰落和结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日下”来形容某个曾经辉煌但现在不再受欢迎的品牌或产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日下山头,余晖洒满小径,岁月如歌,悄然逝去。”
视觉上,“日下”可能让人联想到夕阳、黄昏的景象;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黄昏时分的宁静和沉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unset”,既可以指太阳落下的物理现象,也可以比喻事物的衰落。
“日下”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既可以描述物理现象,也可以用来比喻社会现象。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