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5:30
词汇“感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感”和“愁”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感愁”进行深入分析:
“感愁”字面意思是指感受到忧愁或悲伤的情绪。其中,“感”表示感受或体验,“愁”表示忧愁、悲伤。
“感愁”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别复杂的词源。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在**文化中,忧愁和悲伤常常被赋予诗意和美感,许多文学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感。例如,李清照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深深的感愁。
“感愁”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深秋的落叶、寂静的夜晚和孤独的身影。它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内省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遇到挫折或失落时,我会有感愁的情绪。例如,一次重要的考试失败后,我感到非常感愁,但这也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感愁”:
秋风起,落叶飘,
感愁满怀,心自遥。
夜深人静,月如钩,
思绪万千,泪难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el sorrow”或“feel sad”,但“感愁”这个词更具有诗意和情感深度。
“感愁”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很好地表达内心的忧愁和悲伤。在学*语言和表达情感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深入分析“感愁”,我更加明白了它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