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10:04
王畿(wáng j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王都周围的地区,即王城及其周边的领地。在古代,王畿通常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王权的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王畿”常用来描绘古代王朝的繁荣景象或政治斗争的背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书籍或学术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王畿的概念用于研究古代都城的布局和功能。
“王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周礼》等古代文献。随着历史的发展,王畿的概念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古代都城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专用词汇。
在**古代,王畿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王畿的繁荣与否往往反映了王朝的兴衰。
提到“王畿”,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庄严,也可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变迁。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王畿”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都城的结构和功能。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王朝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王畿之内,宫阙巍峨,千年的风霜,见证了王朝的兴衰。”
想象一幅画面:王畿的城墙高耸,宫殿金碧辉煌,人们在街道上忙碌,这种景象可以与古代宫廷音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的“罗马城”或古埃及的“底比斯”,也有类似的概念,即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王畿”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也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深远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视野。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畿】
(形声。从田,幾省声。本义: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引证】
《说文》-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 、 《周礼·大行人》-邦畿方千里。 、 《周礼·职方式》-方千里曰王畿。 、 《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视学京畿。
【组词】
畿尉、 畿限、 畿甸、 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