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2:00
“傲上矜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上傲慢,对下自夸。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对待上级傲慢无礼,对待下级则自命不凡,自我夸耀。它揭示了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态度,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傲上矜下”常用来描绘那些自视甚高、对待他人态度不一的人物形象,如某些官僚或贵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不一致或不公平。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领导者的行为模式和其对团队的影响。
同义词“目中无人”强调的是对所有人都傲慢,而“自高自大”则更多指自我评价过高。反义词“谦逊有礼”和“平易近人”则分别强调了谦虚和对待他人的平等态度。
“傲上矜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观念下的人际交往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或文化背景下,它仍然被用来描述某些人的行为特征。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和为贵”和“礼尚往来”,因此“傲上矜下”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同样被认为是不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的。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懂得尊重他人、自我中心的人。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个人的形象,也可能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傲上矜下的同事,他的行为最终导致他在团队中孤立无援。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平等和尊重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傲上矜下非君子,谦逊有礼真英雄。”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高傲的人昂首阔步,而对下属则指手画脚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尖锐的命令声和轻蔑的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ady to superiors and bully subordinat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傲上矜下”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无论在哪个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这种行为都是不被推崇的。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行为,同时也提醒自己在交往中保持谦逊和尊重。
却说卢柟素性刚直豪爽,是个傲上矜下之人。
1.
【傲】
(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傲,倨也。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矜】
(形声。从矛,今声。本义:矛柄) 同本义。
【引证】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徂耰棘矜。 、 《方言》-矛,其柄谓之矜。
4.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