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2:20
词汇“下牲”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古汉语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现代含义,对该词汇的分析将基于可能的解释和推测。
“下牲”在某些方言或古汉语中可能指的是祭祀时使用的牲畜,特别是指那些被宰杀用于祭祀的动物。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可能只在特定的文化或**背景下才会出现。
由于“下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或**文献中,可能会找到关于祭祀和牺牲的描述,其中可能包含“下牲”这个词。
“下牲”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祭祀*俗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可能只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群体中保留。
在重视传统和**仪式的文化中,“下牲”可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尊重。
对于一些人来说,“下牲”可能唤起对古老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感。对于不熟悉这一*俗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陌生或不解。
由于“下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能非常有限。
在创作中,可以将“下牲”用于描述古代祭祀场景,增添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结合古代祭祀的图像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下牲”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用于描述类似的祭祀行为,如英语中的“sacrifice”。
“下牲”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理解和应用需要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丰富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牲】
(形声。从牛,从生。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完全当为字之训。-牲,牛完全也。 、 《谷梁传·哀公元年》-全曰牲,伤曰牛。 、 《周礼·庖人》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是牲者,祭祀之牛也。 、 《易·萃》。郑注:“大牲,牛也。”-用大牲。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
【组词】
牲体、 牲礼、 牲玉、 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