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8:18
“散水”这个词汇在中文里主要有两个含义:
“散水”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散”和“水”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分散和水的意思。在粤语中,由于语言习惯的差异,这个词被赋予了更多的比喻意义。
在粤语文化中,“散水”的使用反映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习惯,尤其是在描述公共活动结束后的场景。
“散水”这个词给人一种轻松、结束的感觉,尤其是在描述聚会或活动结束时,带有一种期待下一次相聚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广东的一次音乐会后听到人们用“散水”来形容观众离场的情景,这让我感受到了当地语言的独特魅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光散水,每一颗都诉说着宇宙的秘密。”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阳光透过树叶,水珠在叶尖散水,发出细微的滴答声,这是一种清新而宁静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atter”或“disperse”,但在特定语境下,可能没有“散水”这样既有字面意义又有比喻意义的丰富表达。
“散水”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既有实际的农业和园艺用途,也有丰富的社交和文化内涵。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
1.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