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55:40
溃走:字面意思是指在战斗或竞争中因失败而逃跑,通常带有仓皇、狼狈的意味。基本含义是指因无法承受压力或失败而选择逃离。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溃走”常用来形容战争场面中士兵的逃跑,如“敌军见势不妙,纷纷溃走。”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溃走”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逃避行为,如“面对困难,他选择了溃走。”
专业领域:在军事或体育领域,“溃走”特指因失败而导致的集体逃跑或撤退。
同义词:逃跑、逃窜、败走
反义词:坚守、抵抗、迎战
“溃走”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溃”字原指水流冲破堤坝,引申为崩溃、瓦解;“走”字则指行走或逃跑。随着时间的推移,“溃走”逐渐固定为形容因失败而逃跑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溃走”往往带有负面含义,被视为懦弱和不坚定的表现。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仍然保留了其负面色彩,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的行为。
“溃走”一词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力和失败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混乱和无序,以及个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无奈和恐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困难,团队中有人选择了溃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词的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溃走”:
在风暴的中心,
我看见他们溃走,
像落叶在秋风中飘零,
无助而凄凉。
视觉联想:溃走让人联想到混乱的战场,士兵们仓皇逃跑的画面。
听觉联想:溃走的声音可能是战场上混乱的脚步声和呼喊声。
在英语中,“溃走”可以对应为“flee in panic”或“rout”,这些词汇同样传达了因失败而仓皇逃跑的意味。
“溃走”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逃跑行为,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失败和压力时的内心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溃走”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走】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走,趋也。 、 《诗·大雅·緜》-来朝走马。 、 《仪礼·士相见礼》-某将走见。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险其走。 、 《吕氏春秋·期贤》-若蝉之走明火也。 、 《大戴礼记·诸侯迁庙》-在位者皆反走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 、 《乐府诗集·木兰诗》-双兔傍地走。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飞沙走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几欲先走。
【组词】
走马观花;走堂的、 走塘的、 走百病、 走骤、 走丸、 走解、 走三家不如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