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9:27
出苗: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植物种子发芽并长出幼苗的过程。在农业领域,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标志着作物生长的开始。
“出苗”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出”和“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农业社会中,这个词汇就已经被广泛使用,至今含义基本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因此与农业相关的词汇如“出苗”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农业生产的开始,也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出苗”这个词汇给人以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奇迹。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种植花草时体验到“出苗”的喜悦,那种看到种子破土而出,长出嫩绿幼苗的时刻,充满了成就感和期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出苗”:
春风拂过,
种子在土壤中轻轻颤动,
一夜之间,
绿意盎然,出苗成行。
想象一片田野,清晨的阳光下,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样的场景给人以清新、宁静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出苗”可以对应为“sprouting”或“germination”。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代表着植物生长的开始,但在使用上可能会有细微的语境差异。
通过对“出苗”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农业、文化和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关键阶段,也是自然界生命循环的美丽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我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苗】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引证】
《说文》-苗,草生于田者。 、 《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无食我苗。 、 《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无苗。 、 《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 《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苗未枯。 、 、
【组词】
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