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5:40
“人子”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人子”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但其含义主要是在教传入**后才被广泛认知和使用。在古代汉语中,“人子”更多是指普通人的儿子。
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人子”通常不带有色彩,而是指一个家庭中的儿子。然而,在**教文化中,“人子”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到对耶稣的理解和信仰。
对于非徒来说,“人子”可能唤起对家庭责任和孝顺的联想。对于徒来说,这个词汇可能唤起对耶稣的敬仰和对救赎的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多地使用“人子”来指代一个家庭中的儿子,而不是在**语境中。例如,讨论家庭责任时,可能会提到“作为人子,他应该如何照顾父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子”:
在晨曦的光辉中,人子缓缓走来, 肩负着家族的希望,心中藏着爱的誓言。
在英语中,“Son of Man”是对应的词汇,同样在教中指代耶稣。在其他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人子”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多重含义,从字面上的“儿子”到*中的“耶稣”。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它的意义和影响各不相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