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8:23
摸不着头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无法用手触摸到头部”,比喻对某件事情感到困惑,无法理解或搞不清楚状况。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或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感到迷茫和困惑。
摸不着头脑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常用身体部位来比喻心理状态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表达困惑和迷茫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头部被视为智慧和思考的象征,因此“摸不着头脑”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形容对某事的困惑或不解。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困惑和迷茫。它让人联想到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无助和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自己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感受。例如,当我在学*新的编程语言时,常常感到摸不着头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和掌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时,思绪如潮涌,
摸不着头脑,何处是归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scratch one's head”(挠头),用来形容对某事的困惑和不解。
摸不着头脑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形象且常用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对某事的困惑和迷茫。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理解和表达复杂情感的重要工具。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感受,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时同多九公议定,把兰音,若花送了过去。二人摸不着头脑,又不敢违拗,只得暂且住下。
那人低着头,亦看不出面貌。羊统领满腹狐疑更是~。
贾宝玉被父亲贾政严管读书,他自己根本没心思读,翻开《古乐府》,看到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时,顿时感慨万千,就放下一本又拿另一本,来回翻阅,根本不认真。袭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后来干脆放他出去玩
1.
【摸】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蔡邕传》-邕读(曹娥碑),能手摸其文读之。
【组词】
摸脸;摸摸她的手;这衣料摸着很软;摸索、 摸挲、 摸牌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
4.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5.
【脑】
(形声。本义:脑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腦。-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著也。巛象发,囟象脑形。 、 《考工记·弓人》-蹙于(脑)而休于气。 、 《素问·五藏生气篇》。注:“脑为髓海。”-其荣发也。 、 《春秋元命苞》-人精在脑。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