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3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6:05
“伤目”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伤害眼睛,通常指的是视觉上的不适或损害。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对视觉造成负面影响的事物或行为。
在文学中,“伤目”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些场景或描述过于刺激或令人不适的视觉体验。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警告某人不要看某些可能对眼睛有害的东西。在专业领域,如眼科医学,它可能指具体的视觉损伤或疾病。
“伤目”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伤”和“目”分别表示伤害和眼睛,组合起来即表示对眼睛的伤害。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被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保护眼睛被视为重要的健康惯。因此,“伤目”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尤其是在讨论电子产品使用和户外活动时。
“伤目”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保护。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不必要的视觉伤害。
我曾经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忘记戴墨镜,结果阳光直射导致眼睛不适,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伤目”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伤目”:
阳光如刃,刺穿云层,
伤目之光,洒满大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阳光强烈照射下的场景,人们眯着眼睛,用手遮挡阳光。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一首节奏明快但带有警告意味的曲子,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眼睛。
在英语中,“伤目”可以对应为“eye-straining”或“eye-hurt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强调了对眼睛的负面影响。
“伤目”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它不仅提醒我们保护眼睛,还反映了文化中对健康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